2019年9月离开北京,来上海工作,已经是我换的第3座城市了。上海对我来说很亲近,因为我是杭州人,从少年时代就常常来上海。但上海对我来说又很陌生,它高贵、冰冷,开放之下是难以察觉的阶级。我租了小小的房子,寄居在大都市小巷弄里。时常失眠,时常有「梦里不知身是客」的喟叹。

5年前,我毕业回到杭州工作。我的父母同学朋友,从幼儿园开始的关系网都在杭州。我每天回家吃饭,周末和熟人聚会。这张越来越温暖的网,却让我昏昏欲睡,难以呼吸。
我知道其实舒适区挺好的,人终其一生就是要回到舒适区。可能兜兜转转,沉浮、痛苦、几经起落,最后还是会回到原点。但我只想这天来的晚一点,再晚一点。我打算远行,一走就是北京。临行前我在被窝里哭,拖着行李箱的时候我不知所措。
在北京工作的时候,我一个人住。妈妈开始经常和我聊天,视频,担心我一个人在北京会有什么意外。两三个小时找不到我,就会惊慌失措,到处联系我的朋友。后来工作变动,妈妈以为我终于要回杭州了,可我选择了上海。
我追寻的好像一直是「距离」,我喜欢那种拉着行李箱返回家,带回新的东西,新的故事的感觉。我在离开杭州之后,才发现它有多美。不再和父母住一起后,我才发现他们的教导不是唠叨,是过来人的真知灼见。
元宵节我回了杭州,带的是年前为好运买的红色旅行箱,日本的爱可乐Echolac。这款很多人问,是Celestra宝藏系列。前开盖适合放电脑。我之前的行李箱不太保护电脑。20寸的大小,短途回家刚好。虽然不大,但收纳袋很多,尤其是还有拉链扩容层,衣服多的话也完全能装下。
我带了很多东西回家,快三八节给妈妈买了我自己在用的Dior玫瑰精华,好用貌美。我日常短途旅行的化妆包,是住悦榕庄带回来的环保化妆包。里面基本都是小样。还有五六件不再穿的旧衣服,准备放在家里挂上闲鱼。还有我的Kindle,被我爸爸看上了准备送给他。
回家后,我陪妈妈一起逛了新开的商场,做了头发,还帮她涂了指甲油。我们吃了火锅,包了饺子。我在家里度过了短暂,但又分外美好的生活。
又到了三四月求职的季节,我想说的是,想出去就出去吧,有的人就是要不断离开才能找寻意义。背井离乡是为了有家可回。
但不论走多远,一定要多回家看看。因为人生就是见一面,少一面。很多东西不会一直等你。
广告插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