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知道赚钱不算什么难事儿,好好选只股票,熬夜写个剧本或者抢单多送几份外卖,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。只是回报和回报之间差距太大了,人们才会感到不平衡。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,不再愤青的人也渐渐调整了心态,不求这个世界有多公平,只要还有机会就好了。
所以啊当那些在大城市为财富自由打拼的年轻人,在短短几年后,就因为种种原因焦虑的不成样子时,他们总能听到一些话说,你年纪也不小了别再外面折腾了,你看看人家多稳定啊,你做这个能有前途吗....我是很能理解那种心情的。
在网上的机会还是有的,只是好像没有多少时间了,仿佛是为了印证我的说法。前几天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私信:“跟了几年的项目,今天还是提交了辞职报告,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,但没办法,爸爸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”看着手机里短短的几行字,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,如果说在内心的追求和现实的打压之间,人们还有可回旋的余地,那么在更大的责任面前呢?
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心高气傲,在单位时不喜欢阿谀奉承的同事,转行后又看不起流量至上的营销手段,总觉得在生活面前他们把头压得太低了。现在虽然依旧不喜欢,却也慢慢能理解了。那些选择低头的人,也无非是想在有限的再快一点。
我前几年在深圳认识的一个服装设计师,在我的印象中,他的性格一直都很偏执,会因为超前的审美跟合伙人闹翻,也会因为找不到想要的面料而失眠。在聊起这些的时候,他面带怀念的笑了笑。其实那时候说白了就是不想被人否定罢了,我看着他的表情,小心的斟酌着用词,我看你们后来穿的衣服呃也也没那么前卫了啦。他说没办法呀,就算别人不否定你,销量也会否定你,你做出来的东西,它首先是个烧钱,然后才是你的作品。
成年人聊天时自带的那股无奈语气,总是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。是啊,赚钱向来都不是一件难事儿,除非是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。不过也不用那么悲观啦,当个人追求遇到了现实打压,有人衡量再三后选择放弃。自然也有人用漫长的时间来迂回前进。
就像我的那个设计师朋友,在靠迎合市场的基础款赚到钱之后,又重新注册了一个独立品牌。这回不用考虑销量吧,就想做自己喜欢的风格。所以啊当你被财富自由这四个字压得喘不过来气的时候,不用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进退两难,更不要在动摇之后对着镜子怀疑自己。
你只需要记住,在生活面前适当的妥协和低头是为了财富。而做人的原则和心里即使放下了也会在拿起的那一部分才叫做自由:“这个是你掉了吧,我在后面追了你一路,你开的太快了...”谢谢你了,没事。
广告插入